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本实验原理为:
细胞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断裂剂或纺锤体毒物作用下,细胞染色体
断裂产生不含着丝粒的断片,或者整条染色体遗失在细胞质中,形
成微核。
染色与主核一致,大小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20-1/5,圆形或椭圆
形,一个或多个。
在多种细胞中出现。
在红细胞成熟前组后一次分裂后数小时主核排除而微核保留。
红细胞发育过程:
骨髓多能干细胞→定向干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
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从原红细胞到晚幼红细胞需分裂3-4次。形成晚幼红细胞后即不再
分裂,在发育过程中主核排出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含有少
量RNA,甲酚蓝染色成蓝色丝网状。网织红细胞进一步发育,RNA消
失成为成熟红细胞。
注:Giemsa染色时网织红细胞呈蓝灰色,称为多染红细胞;而成熟红细
胞染色呈橘红色,称为正染红细胞。
1.染毒:昆明种小鼠,环磷酰胺100mg/kg腹腔注射。
2.骨髓液制备和涂片:颈椎脱臼处死动物。解剖后取胸骨或股骨,去除肌肉,剪去骨骺,将骨髓挤出或冲洗出,滴于载玻片推片。
3.固定:晾干后甲醇固定15秒,取出晾干。
4.染色:晾干后以新鲜配制的Giemsa染液染色5-10分钟,自来水冲洗,晾干。
5.观察计数:低倍镜选择分布均匀、染色较好的区域,油镜下观察计数。含有微核的PCE/1000个PCE;PCE/NCE。
1.PCE/NCE比值约为1(0.6-1.2)。比值小于0.1表明PCE生成严重受抑制,染毒剂量过大。
2.用统计方法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