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档案查询登记表中的注册号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很多企业在工商注册登记时就会有一个注册号,后续进行工商档案查询时也需要用到这个注册号,但是很多企业对注册号的含义还并不了解,其实呢注册号对于企业来说,就像是身份证号码一样,而且数字的排版也和身份证号一样是有规律的。
中国大陆公司的注册号在07年以前是13位数字,后来统一改为15位了,因此现在不存在13位的注册号。现行的15位工商注册号是由14位数字本体码和1位数字校验码组成,其中本体码依次为:6位首次登记机关码加8位顺序码,下面就具体来说一下。
一、前六位代表的是首次(注意是首次)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代码,如果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用“100000”表示,省级、地市级、区县级登记机关代码分别使用6位行政区划代码表示。设立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县级或县级以上)或者各类专业分局应由批准设立的上级机关统一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码,并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信息化管理部门备案。
比如北京市110000,北京朝阳区就是110105,内蒙古自治区就是150000,呼和浩特市就是150100(具体代码可见统计局最新区划),到底是不是呢,我们可以在企多维里查询验证一下,这里以伊利公司为例。
通过验证,可以发现前六位是符合上述规律的,我们再来看7-14位的顺序码代表什么含义。
这8位顺序码指的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按照先后次序为申请登记注册的市场体所分配的顺序号。为了便于管理和赋码,8位顺序码中第1位(也就是完整注册号第7位)的具体规则在国家标准中是这样分配的:
1)内资各类企业使用“0”、“1”、“2”、“3”;
2)外资企业使用“4”、“5”;
3)个体工商户使用“6”、“7”、“8”、“9”
这8位顺序码在市场管辖区域内是具有唯一性的,即一个顺序码只能赋给一个市场主体,那我们再来验证一下第7位是否符合国标。
上面的外资企业沃尔玛和个体工商户都符合国标要求,说明第7位能够区分其经济性质。
最后一位也就是第15位,是校验码。用于检验本体码的正确性,采用的是GB/T 17710-1999中规定的“MOD11,10”校验算法。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此算法研究一下。
但有时候也会有细心的朋友发现,有的企业注册号并不完全符合企业的登记机关代码,或不符合企业的经济性质,这可能是由于企业自身发生过市场迁移,或企业性质发生过变更。
知道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注册号简单了解企业的一些基本信息,也会方便我们今后根据注册号来进行企业信息查询。